10月15日,“仲弘支教项目”教师研修班在复旦大学理科图书馆举行开班典礼。典礼由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上海)教育中心主任华丽娅主持,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仲弘公益基金会、福寿园国际集团、上海新四军研究会和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的重要领导应邀出席,来自全国6所老区学校的优秀教师济济一堂。
上海仲弘公益基金会是由陈毅元帅子女和福寿园国际集团共同发起的非公募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基金会以传承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弘扬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等中华传统美德为己任,在2017年走访了陈毅元帅当年战斗过的江西省、江苏省、山东省以及他的家乡四川省乐至县的8所中小学,并从中选定了6所作为“仲弘支教项目”资助的学校。应学校校方及老师的要求,基金会与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上海福寿园生命服务学院进行了商谈,三方愿意合作,共同完成优秀教师赴沪参加培训与交流的工作。
复旦大学宣传影片播放
清新、动人的复旦大学宣传片观看完毕后,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就开学典礼致辞。陈馆长的语言亲切而富有感染力,他谈到复旦的包容性,“凡是参加过复旦举办的课程,都算是复旦校友。”他指出,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理想其实并没有实现,但是“理想的火种就是一个一个地传下去”,勉励在场教师不忘传递革命奋斗精神的使命。他提点道,研修班教师在培训期间不光要努力提高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提升精神境界,比如,在复旦校园里走,看,感受就是一种沉淀精神的方式。
陈思和馆长
上海仲弘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陈昊苏先生随后也发表了讲话。他回忆了陈毅元帅走过的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道路,表达对中国社会文明、文化繁荣事业后继有人的愿望。就此,陈老当场朗诵了自己所作的一首诗歌,诗歌言辞质朴,诵读情真意切。
陈昊苏名誉理事长
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光辉主要介绍了新近完成筹备的陈毅元帅相关文献收集网络。杨副馆长呼吁大家在下次相聚的时候,各自带上收集到的陈毅元帅事迹作交流。他邀请参加研修项目的各学校代表上台,作为临时组建的文献收集网络成员,并由上海仲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丛军作见证人,象征着文献收集体系的初步建立。“初创成员”们合影留念,简单的仪式让大家对这项工作有了一份责任感。
杨光辉副馆长
陈毅元帅相关文献收集网络“初创成员”
开学典礼举办当天恰逢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特藏”开幕仪式,这项仪式旨在对近期捐赠复旦杰出校友藏书、手稿等珍贵文献资料的校友家属表示感谢。研修班一行也借机参加了仪式,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复旦学术资源之丰厚,复旦大师风采之潇洒,老复旦人治学精神之高山仰止。
“特藏”现场
陈思和馆长在仪式上发表讲话
“特藏”旁边,即是陈毅元帅藏书与文献研究中心。大家移步此间,细细欣赏毅公留下的几个书柜的藏书(中、法、俄文皆有)、雅致的书箱以及墙上黑白照片里他昔日指点江山的英雄风采。英雄已去,传奇永存,百年校园,待续佳句。走出图书馆,研修班学员们匆匆赶赴第一堂培训课地点。
陈毅元帅藏书与文献研究中心内景
毅公法文藏书
培训第一日:刘竑波教授《幸福与教育》一课与“红色教育”分享
莱芜市陈毅中学郑希刚校长“红色教育”分享
信丰县陈毅希望学校袁雪柯校长“红色教育”分享
研修班成员、领导及教务老师合影留念
(本文来源: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教培中心)